不知人們在面對無法反擊(預計會有更嚴重的後果)、不能忤逆(儒家思想、輩份、資歷、權勢等)、身不由己(寄人籬下、拿人薪水、違約金等)的處境下會如何自處,當然很多人可以做到全身而退,比如虛應故事、陪笑臉哄對方開心等,這些都是厲害且能屈能伸的典範。
可是偏偏還是有些人就是會嚥不下這一口氣。
這一口氣會憋死人,七孔流血。
會越想越生氣,可能導致比當下反應出來所造成的殺傷力更大。
儘管對方不一定會被傷到,但自己與周圍的人都會受到莫大傷害。
到底面對這樣不合理對待,又在無法脫身、走避的期間內,該如何自處?
是不是乾脆告召天下,這傢伙所作所為,讓大家評評理,看清楚他到底是怎樣的人?
但很可能眾人只是吃瓜,在心裡頭猛點頭但還是低頭做自己的事,什麼話都不會說。
也很可能對方惱羞成怒,斷絕你所有後路,還誅殺九族,以連坐法處決。
有很多很多種可能。
但絕對、極少的可能是:
對方承認自己的錯誤、向你道歉。
因為這人會這樣對待你,並不是生出來頭一回這麼做。
不管是不是欺善怕惡,但你不會是第一個承受的人。
如果這樣行為已成了習慣,又怎麼會因為一個指證或反擊(而且也不是第一個人這麼做),就大澈大悟、痛改前非呢?
如果想要採取的行動對改變處境沒有一線生機的可能性,應該就不須鋌而走險、陷自己身陷囹圄。
採取行動是為了脫離痛苦,並不是為了更情況更痛苦。
那麼面對這樣的處境,又該如何呢?
道行不夠、太過在乎別人言論評論的人,最好趁早離席,或者盡快定下脫離計畫。
把這般人這等事當修練的人,可以學習「耳邊風、笑面虎」;
因為他們在乎的不真的是那件東西、那件事,而是他們自己;
是不是感到暢快、感到不暢快。
既然如此,那何必把別人的暢快與不暢快,當成自己的「軟肋」?
然後拿來又放入自己內心、衡量自己?
以上說的是我自己。
因為不想糾結在這處境中:嚥下或不要嚥下。
最後為了結束這窘境,我決定趕快吞下去。不拖延、迅速地按照對方想要的方式處理。回覆。結案。
沒想到,即便是不怎麼樣的轉變,卻讓我有了一個想法:「你高興就好」。
沒想到,我那口氣因為這樣解決,反而舒坦了,不再糾結。
那件事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。只是覺得不合理,為什麼要按照那樣的方式,要求的理由也有些牽強。但做了之後,再自己調整成自己適合的,在對方的限制下,也可以保有自己的。
我的老師鄭明析牧師說保羅雖然因基督信仰被關在監獄中,但他將那裏當成傳揚福音、寫信教導教會的場所。即使身處在獄中,保羅一生所做的都是為了救援生命、為了 神的旨意,只要達到這樣的目的,不論吃什麼、穿什麼、別人怎麼說、怎麼看待他,都不是最重要的。
只要目的達成就好。
「你高興就好。」
這句話也可以這樣使用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